香港陶藝課程推薦:座落於深水埗大南街的物器堂 Mudheytong,拉坯與手捏陶藝工作坊體驗,聯乘本地藝術家舉辦陶藝展覽,讓陶藝更貼近社區。
深水埗大南街,一向是「喜皮士」(愛皮之人)的聚腳地,而今年年初,175號地鋪為大南街注入了一服新的藝術氣息:「物器堂」。 「想多點人認識陶藝,陶藝雖然有點偏門,但自己很喜歡,為何不能在香港慢慢做?」出於對陶藝的鍾情,物器堂主理人Karen就和摯友Coco開設了物器堂。兩位「堂主」在香港藝術學院修讀陶藝而認識,陶瓷亦將他們的感情連結一起。
學院畢業後,Karen在屯門工廈租了個單位作為工作室,開辦小班教學。工作室地理位置偏僻,不單止限制了有興趣認識陶藝的人流,亦都局限了Karen希望更專注於陶藝教育本身的理想。直到她遇上這裡——大南街175號。
困難重重 但依然相信
大南街175號的「物器堂」是她們心目中完美的殿堂,店鋪有兩層,地下作陶器售賣和教授陶藝體驗班之用,上層是一個獨立展覽空間,展出不同的藝術作品。地鋪空間夠大,既可以出售作品、繼續教學,同時可以舉行展覽,亦更加貼近社區,可以更貼地推廣陶藝。「有人來,我們就一定會教」。
物器堂在年頭一月正式開張,反修例運動未過,就迎來武漢肺炎疫症打擊,跟多間學校和機構合辦的陶瓷課程通通不幸取消。「賺不賺其實都無所謂,盡量做好自己,可以不用蝕租已經很開心。」Karen覺得現時自己正在實現理想、做自己相信的事,和大多數的香港人一樣,堅信捱下去就有曙光。 「 香港人其實好快,想好快去完成一樣東西。」Karen指製作陶瓷教識她放慢腳步,反思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問題。製作陶瓷的過程十分需要耐性,不能和陶瓷「包拗頸」,想要一個好的結果,就需要細心處理每一個細節,一步一步地前進,其實就十分適合用來形容香港人。


拉坯手捏陶藝課程 教學與展覽並重 學懂 然後欣賞
物器堂現時開辦兩種課程,分別是一次2小時的拉坯或手捏體驗堂,可以體驗基本手捏或拉坯的樂趣,並完成一件陶器及上透明釉,讓初初嘗試又擔心不能上手的初學者或者親子先作體驗;另外就是四節每次2小時的成人恆常課程工作坊,教授專業的拉坯,,修坯底,手捏、及上釉技巧 ,由零開始,做一隻屬於自己、完全是香港製造的陶器。
展出方面,物器堂繼4月完成第一個香港藝術學院陶瓷學生作品展覽《保鮮》後。亦隨即會在5月舉辦陶藝家羅縉壕的個人展覽 《陳設陶》,有興趣的人士不妨到場參觀。